电话:400-023-2339
手机:133-2027-1718
邮箱:yeslean@126.com
网址:www.jzyes.com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两港大道188号国盛.IEC 5幢1单元4F-3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黑政规〔2019〕8号
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现将《黑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2019—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
(2019—2025年)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更是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支撑作用不变,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工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龙江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各国重新重视工业发展、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加快布局先进制造业、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多重机遇和挑战叠加,要求黑龙江必须把工业强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提高工业供给质量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重要任务。
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建设工业强省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黑龙江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五个安全”,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9—2025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我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经过70年的发展,目前已能生产40个大类、162个中类、364个小类的上千种工业产品,基本形成了以中直大型国有企业为骨干,装备、能源、石化、食品、医药、冶金、建材等主要行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工业总体平稳发展,综合实力稳步增强,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建设工业强省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1.工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工业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工业经济运行平稳。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1.6%;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利润同比增长22.8%,高于全国1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若扣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4%。二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8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30.4%,非公制造业投资增长30.8%。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是骨干企业稳中向好。2018年,全省重点监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4%,利润总额增长36.6%;141户规模以上制造业“老字号”企业和1807户规模以上“原字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7.6%、11.8%。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13户,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增长20.5%。
2.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进展。全省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效果不断显现。工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总体向调优、调轻、调新方向迈进。一是轻重工业结构逐步改善。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由2010年的17:83调整为2018年的27:73。二是制造业对增长的贡献加大。全省制造业与采掘业的比例由2010年的48:52调整为2018年的55:45。全省22个大类行业增加值正增长,其中,汽车、医药、专用设备、电气机械、食品制造等行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向第一支柱产业加速迈进,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医药工业全行业效益持续提升。三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2018年前三个季度,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55.9%,非公经济占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地方企业与中央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2010年的44:56调整为目前的48:52,所有制结构继续优化。四是优势产品保持快速发展。2018年,全省40种主要工业品有24种产量正增长,其中,汽车、金属切削机床、中成药等产品增长30%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精制植物油、石墨及碳素制品等产品增长15%以上。五是高技术制造业加快壮大。2018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2个百分点。
3.创新能力提升取得新成效。按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以创新塑造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效果逐步显现。一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为龙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产学研联合为基础的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全省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3个,以及哈兽研、中船重工703所、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等一批国内知名的科研机构。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2018年,省科技奖授奖281项,获奖成果近三年产生直接效益75.26亿元;全省获zhuanli授权19435件,增长6.66%;登记科技成果1582项,成果应用率实现88.14%;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70亿元,增长12.8%。三是重点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神舟航天器、嫦娥探月工程、C919大飞机、国产首艘航母等一批“国之重器”,都有黑龙江工业的贡献。核电装备和燃气轮机、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高速重载铁路货车等一批创新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4.两化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不断深化,制造业发展模式变革取得新成效。一是全省两化融合水平快速提升。根据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①,全省两化融合水平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比增长8%以上,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二是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深入实施。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千余户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有35户企业成为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三是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全省制造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33.1%,数字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38.9%,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31.6%。截至目前,认定省级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47个,万户企业上云行动启动实施。四是区域试点持续推进。哈尔滨被列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哈尔滨、大庆成为全国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5.集聚发展态势呈现新局面。以“哈大齐”城市群为引领的高端装备、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和辐射带动效果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度大幅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一是园区载体功能和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开发区现已成为我省现代制造业集聚、外商投资密集、投资环境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兴产业基地,成为促进所在城市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培育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32个。二是特色产业集群和比较优势逐步显现。目前已形成哈尔滨—大庆—牡丹江的生物医药、鸡西—鹤岗的石墨新材料、哈尔滨—齐齐哈尔的能源装备、哈尔滨的机器人和绿色食品、大庆的精细化工等在全国和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全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三是区域增长极和产业支撑带加速形成。“哈大齐”城市群成为工业核心发展带,集聚起全省84%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86%的高新技术企业、95%以上的高精尖人才,创造了84%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全省工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6.对外开放合作再上新水平。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日益深入。一是优势产品产能“走出去”步伐加快。大量优势装备和产能沿中蒙俄经济走廊向西输出到中亚地区,以开放促工业发展的成效日益呈现。哈电集团的产品和服务已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以哈药集团、哈量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吸收先进技术、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二是“引进来”项目水平不断提高。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吸引了沃尔沃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省投资,为全省工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区域对口合作、央地合作取得明显成效。龙广合作深入推进,一批合作项目签约;民企与央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一批重大项目通过“央企合作”“民企龙江行”等平台相继落地。
7.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新突破。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工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统计监测的14个高耗能行业中有10个行业能耗呈下降态势,其中化工、有色、建材、纺织、医药等行业降幅超过8%。二是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加快。在工业锅炉、电机、配电变压器、余热余压利用等领域,一批技术先进适用、节能效果明显、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先进工业节能技术和产品广泛应用。
我省工业进入市场经济较晚,目前仍处于重要的调整期,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矛盾,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优、内生动力不足。从体量规模看,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不仅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也落后于部分中西部省区。从发展速度看,虽然近年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回升,但是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传统产业增长乏力,一些新兴领域虽取得快速成长,但由于规模过小,对工业增长整体贡献度不够高。从质量效益看,全省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优势产业的质量品牌效应尚未完全显现,缺乏区域品牌营造和整合能力,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企业利润率偏低。从发展动力看,传统依赖资源要素投入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由于创新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高等问题,创新尚未成为驱动工业发展的主引擎。
(二)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新技术革命加速发展,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深度变革,我省工业发展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加速趋势,数字技术引发“关键生产要素”变迁,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涌现出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带来新机遇。与此同时,大国竞争与博弈加剧,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快速变革,供应链体系加速重构,将深刻改变国际经济格局。全球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持续波动,大宗商品市场需求下滑,价格变动带来潜在市场风险,将为我省工业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从国内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传统比较优势持续弱化,对我省工业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东北振兴进入了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时期,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高度肯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为我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我国重化工业、出口导向型工业发展面临拐点,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产业短板多,同时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日益弱化,依赖于资本、劳动力、能源等传统要素投入的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我省初级产品居多、产业结构偏重的工业体系带来了新挑战。
从自身看,我省区位、资源和工业文化底蕴优势犹在,在创新资源、营商环境与产业生态方面短板急需破解,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我省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众多资源拥有量居我国前列。工业文化底蕴积累深厚,在重点领域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省工业发展还存在很多短板,有利于工业发展的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化,有利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新兴产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育仍不充分。当前,全国各地都将工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纷纷制定战略加快布局,资源要素在区域间流动明显提速,倒逼我省立足特色和优势,扭转人才、资金、企业等核心要素外流局面,筑牢未来竞争甚至是维持稳定发展的工业基础,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总体来看,我省工业发展虽然面临一些问题,但长期赖以发展的优势仍在,诸多无可替代的特色仍在,向工业强省迈进的底气仍在,推动工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我省必须加快谋篇布局,在改革中探索新出路、在创新中谋求新发展,在建设工业强省的征途上迈出坚定步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聚焦工业强省建设,构建“433”工业新体系,全力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工业新格局,重塑环境、重振雄风,推动我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工业强省建设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和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对接国家战略和勇担时代使命结合起来,主动承担起党中央赋予东北地区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时代使命,自觉把我省发展放在全国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谋划去推进,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工业振兴发展之路。
——坚持把用足资源优势和狠抓深度开发结合起来,围绕“油头化尾”“煤头化尾”“煤头电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在精深加工上狠下功夫,依托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通过“扬长补短”提升工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坚持把做强重点产业和做长产业链结合起来,立足现有产业优势,瞄准重点规划方向,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优质品牌。围绕龙头企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将项目引进、园区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高度协同起来,通过“扬长克短”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坚持把统筹区域发展和聚焦点上发力结合起来,积极规避在物流、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瓶颈,优先把资源和项目集中到工业基础较好、创新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形成若干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工业集聚区,通过“扬长避短”不断提升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全球市场竞争力。
——坚持把谋求长远发展和稳定工业增长结合起来,既要立足长远谋划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急功近利、不走回头路;又要充分认识当前工业发展对于稳定地区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加快布局一批建设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稳定工业投资预期,提振工业发展信心,确保工业增长处于合理区间。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提升服务意识和治理能力,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在区域内更加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
改革引领,开放合作。在制度创新上大胆实践,着力解决制约工业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更加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工业企业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
创新驱动,人才为本。加快推进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尊重各类人才,紧紧围绕企业家、工程师、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工业人才队伍。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生态优势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产业富省惠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工业振兴新路子。
(三)主要目标。
全面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到2025年全省现代化工业新体系基本建成,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中有升,“百千万”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形成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
——总体实力不断增强。规模总量持续扩大,到2025年,工业占全省GDP比重达到30%以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5000户,形成一批百亿级企业、千亿级产业、万亿级产业集群。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占工业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稳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明显进步,到2025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8年累计下降10%。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形成一批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新增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成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显著提高。
——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集聚发展成效明显。产业园区的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主导产业更加鲜明,建设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园区。
三、发展方向与重点
(一)工业新体系构建主要思路。
立足优势特色,充分考虑本地产业关联性、创新性、竞争力和带动性,以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着力破解工业发展中的突出瓶颈问题为导向,以高端、智能、绿色、集群、服务为方向,优先发展绿色食品、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产业,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三大先导性产业,优化提升化工、汽车、传统能源三大基础性产业,引领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招商链、政策链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打造“一区两带多基地”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为工业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二)优先发展四大战略性产业。
1.绿色食品。
(1)发展重点。
乳制品。重点发展适合国人体质、更亲近母乳的高端婴幼儿配方乳粉,打造全国安全优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基地。加快浓缩乳清蛋白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乳粉关键配料的研发与生产。研发高端中老年配方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等乳制品。适度发展低温巴氏杀菌乳、发酵乳、调制乳等液体乳产品。大力发展高端奶酪、炼乳、奶油以及特色乳制品等其他乳制品。
肉制品。重点发展冷鲜(冻)分割肉、预制食品、半成品食品。加快发展低温西式肉制品和香肠、熏卤肉、熏烧烤肉、肉干、油炸制品等中式肉制品。促进东北黑猪、龙江雪牛、森林鸡、白鹅等本地特色肉类产业发展。发展皮革皮毛、生物饲料、羽毛粉、血液蛋白粉、骨粉、骨味素等皮毛骨血副产物综合利用产品。
酒水饮料。做优做强高品质白酒,研发低度数纯粮多香型融合的白酒。适度开发水果啤酒、风味啤酒、低醇及无醇啤酒、精酿个性化、差异化啤酒。适度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葡萄酒、蓝莓冰酒、配制酒、其他蒸馏酒(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朗姆酒)、其他发酵酒(清酒、米酒、奶酒)、保健酒等系列产品。开发半干型、半甜型、甜型、起泡酒和佐餐酒等迎合现代消费习惯的产品。做强瓶装饮用水,加快发展传统格瓦斯饮料,蓝莓、蓝靛果、沙棘、树莓等优质特色野生浆果饮料、生态粮蔬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饮料。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①大米及大米加工。重点发展鸭稻米、富硒米等高品质有机大米,统筹发展五常大米、响水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延伸发展发芽糙米、留胚米等新品种,速食米饭、米汉堡等即食食品,膳食纤维、米蛋白等功能性食品,稻米油、米糠油、胚芽油等小包装食用油。
②玉米加工。重点发展特种变性淀粉、功能性新型发酵食品及大宗发酵产品的衍生新产品、淀粉糖、多元醇、氨基酸等系列产品、高品质酒精。
③大豆加工。发展大豆全粉类、发酵类和非发酵类大豆食品、休闲食品和精选食品豆,扩大功能性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组织蛋白加工,延伸发展以大豆磷脂、大豆多肽、大豆膳食纤维粉、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异黄酮等作为原料的保健食品。
④休闲保健食品。开发单一和复合型谷物膳食食品、杂粮膳食食品、谷物营养(强化型)饮品、药食同源食品等特色膳食食品。开发单一和复合型能量补充、能量控制、蛋白质补充、运动后恢复类等运动营养特色膳食食品。开发以谷物资源、北药资源、真菌资源、林果资源为原料的具有特定功效成分的保健食品。开发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重点发展谷物米粉、奶豆、面条、果泥等婴幼儿辅助食品。开发特色山林产品为基础、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保健食品,发展中高端菌类即食食品和保健食品,发展野生浆果花青素、蛋白粉等精深加工保健食品,开发高端坚果仁、油、粉、酱、壳、膜等高附加值食品、保健品等。重点突破中药材新食品原料和特色食品融合,围绕人参、鹿茸、林蛙油等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加强食品原料或添加剂研发。发展红小豆、紫苏油等特色产品。
(2)实施路径。
严格保护并逐步扩展绿色食品原材料基地。依托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农产品标准化产业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按照绿色食品资源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严格保护绿色食品产业原材料基地,加快推动其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加强对良种的培育和优选,提高绿色产品原材料品质。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兽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逐步扩大AA级食品资源比例,与国际有机农业绿色食品资源对标接轨。结合国际食品供需结构变化预期和国内食品需求趋势,调整种植和畜牧养殖结构。
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设计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支撑力度。引导绿色食品企业加大设计研发投入,加快高端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和工艺突破,加强高品质包装设计创新。推动省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大学、八一农垦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食品研究院等大专院校和哈尔滨国家乳业技术开发中心、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联合搭建绿色食品产业开放性公共技术实验平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依托平台开展食品生物加工、安全生产、食品原料安全处理、食品包装和贮运技术等方面研发创新。引进工业设计团队,鼓励网络协同创新,加快提升绿色食品产业产品设计和包装设计水平。
推动绿色食品传统优势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围绕绿色食品产业上下游重点环节进行补链、强链和扩链,加快形成协作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通过存量合作、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引导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放大规模效应,推动绿色食品保鲜、加工等技术与装备发展,加快检验检测、包装设计、物流运输等绿色食品领域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形成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全国领先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加强市场营销渠道建设,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加快建设面向全国的大型绿色食品交易中心,充分利用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暨世界农博会等绿色食品专业展会提升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加快推进龙江阜丰生物玉米深加工及其配套,伊品生物基尼龙盐,伊利大庆液态奶,飞鹤乳业乳制品智能产业园,天之草、云天、金达汉麻农业产业化,益海嘉里(富裕)粮食综合体加工,新和成生物发酵产业园等项目。
打造我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和国际水平的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品牌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形成党委和政府重视品牌、标准引领品牌、市场主导品牌、企业创建品牌、行业管理品牌、舆论宣传品牌、社会崇尚品牌的品牌文化建设氛围。做好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品牌系统性推介和整体品牌形象公共宣传工作,运用市场化的方法推动品牌建设从创建品牌产品逐步向创建品牌企业、品牌生产基地拓展。进一步发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黑龙江生态食品产业联盟、哈尔滨绿色食品产业联盟作用,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培育我省绿色食品品牌文化。进一步落实绿色食品商标(品牌)使用许可,依法规范整合我省绿色食品品牌,探索开展省内同类优质特色品牌产品加注统一标识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地理标志及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加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管理和应用,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巩固我省农产品绿色、有机品牌在全国的地位。引导企业建设覆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食品流通各环节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追溯和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探索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认证体系,高水准严格把控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建立国际标准认证通道。在全省绿色食品行业开展诚信企业评价认证、企业质量承诺工作,将绿色食品企业纳入诚信档案信息管理,并与金融机构、证券监管部门实现共享。
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围绕资源优势和供给能力的乳制品、肉制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通过产权股权重组、企业合约、特许经营、引入资本等方式,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积极吸引国际资本财团、跨国食品企业、国内龙头企业落户我省,带动行业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提升。
2.高端装备。
(1)发展重点。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①机器人。重点发展面向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洁具、冶金、焊接、家电、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加快开发面向医疗、家庭、餐饮、国防军工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减速器、伺服系统等关键技术环节实现突破。加快水下无人系统总体设计、自主控制、自主导航、海洋信息获取、目标识别、综合信息传输和仿真等领域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面向化工、冶金、医药、食品、轻工、物流等领域的包装、码垛等后处理成套设备。
②高档数控机床。开发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并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突破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等关键技术。面向航空航天、船舶及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汽车以及钢铁检测等行业,发展重型数控立卧车床、铣镗床、钢材试样检测专用机床、洁净钢检测系统等。发展基于先进焊接工艺的高端焊接装备。
③增材制造。突破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发展增材制造装备及核心器件。开发多层洁净金属板坯复合制坯增材制造技术。促进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深度融合,重点针对航空航天、核电、汽车、文化创意、生物医疗等领域需求,开展创新应用和推广应用示范。
④核心零部件。加强院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发展时栅传感器,高精度、高性能精密量仪,高精度数控刀具及工具;发展摆角铣头、高力矩电机和滚柱丝杠;发展超精密气浮主轴、系列超精密气浮直线导轨和系列高速超精密电主轴等高性能产品。
航空航天装备。
①飞机整机。以先进直升机、通用飞机等系列产品为重点,打造国内直升机、通用飞机生产基地;巩固扩大Z9、AC312E等直升机市场,推进Z15型号研制,发展Y12F及Y12系列通用飞机;集中突破重型直升机关键技术、直升机改型升级研制技术、Y12飞机优化改型和成本控制技术等。发展涵道式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单旋翼无人机。
②核心部件与技术。研发先进民用直升机发动机、航空传动、辅助动力装置、涡桨发动机机械系统研制技术,发展航空复合材料、航空轴承及零部件,巩固现有国产飞机、直升机和通用飞机材料研制能力。
③航天装备。加快推进航天器、应急空间飞行器等新型航天装备及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
轨道交通装备。
①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完善快捷系列棚车、平车等产品核心技术,攻克大轴重货车低动力作用转向架和高可靠性轮轴等关键技术。开展国际高端产品的研发及技术标准研究,建立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内铁路重载货车标准体系。
②轨道交通配套装备。建设货车修理及出口车基地和关键配件制造基地,加强铁路起重机、特种集装箱等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新产品开发,完善救援铁路起重机和高铁救援起重机技术,打造世界铁路起重机产业制造基地。
海洋工程装备。
①舰船动力装置。推动舰船动力装置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和远程运维等加快发展。发展大功率舰船燃气动力、蒸汽动力装置,发展双燃料发动机、LNG动力船动力装置等。发展互联网航运平台系统,实现舰船的远程监控、专家诊断、发动机数据分析、碳排放在线监测以及航运管理等。
②海洋工程配套装备。发展海上平台用双燃料燃气动力发电机组。发展海洋定位系统、导航、探测等海洋工程关键配套装备。面向海域目标搜索、海底管线搜索、特种水下目标探测、海洋开发、科研等领域,发展自治式水下无人航行器。面向科学考察、风力安装平台、铺管船、钻井平台等,发展动力定位系统。突破水下采油井口、采油树、管汇、无人遥控潜水器及开启工具等水下生产系统关键产品及控制系统技术。加快通讯导航和机电控制设备等自主品牌产品开发和产业化。
卫星应用设备及服务。
①北斗通信及应用。着重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重点发展自主遥感信息获取处理和运营、卫星数字文化传播等服务。重点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推进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跨境物流等领域的发展。推动高分数据应用增值服务,满足道路规划、城区监测、水情分析、抢险救灾、国土资源监测和林业资源调查等应用需求。
②卫星激光通信产业。加强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研发和激光通信元件、器件和组件制造,研制生产不同系列、不同用途的卫星激光通信终端,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空间激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围绕低轨卫星激光通信、中继卫星激光通信网、地面激光用户终端,加强军民融合,积极开发空间大容量通信和空间互联网等业务。
农机装备。
①大马力动力机械。重点发展180—300马力轮式拖拉机和60—100马力用于水田作业的节能环保型拖拉机。
②播种、插秧、植保、整地、收获机械。重点发展8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的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免耕播种机等大中型智能化精密种(栽)植机械,以及6行以上带侧深施肥装置的高速水稻插秧机、水稻育秧工厂化成套设备。积极发展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液压翻转犁、圆盘耙、水田平地机、水田秸秆还田机、筑埂机等系列整地机产品。积极发展自走式高地隙喷雾机、大型节水灌溉等植保机械。重点发展谷物联合收获机、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扩大摘棉机生产规模。谋划开发紫苏、汉麻、红树莓、草莓、蔬菜等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发展精细化小型农机。
③秸秆处理机械。发展高捡拾打捆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还田联合整地机、秸秆压块机、茎穗兼收机等秸秆还田、离田产品。
石油石化装备。
①钻井完井装备。加快发展固井设备、射孔设备等装备,重点发展大型压裂车组制造、页岩气特种钻机、智能完井工具制造、液氮泵车制造、高效大口径压裂树制造等技术产品。
②采油采气装备。加快发展三抽设备、三元复合驱成套设备、油水处理设备,及连续抽油杆、双螺杆泵与三螺杆泵、三元复合驱采油装置。
③油气集输装备。重点开发ERW输油管、脉动燃烧真空加热炉、高压计量泵、智能传输控制装置等产品。
(2)实施路径。
打造区域性高端装备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协同创新平台整合各地创新资源,集中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面向行业需求提供技术产品升级服务。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齐重数控、齐二机床、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打造区域性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哈电、一重、佳木斯电机等骨干企业,建设电力装备创新平台;依托哈飞设计研究所(中心),组建通用航空产业研发平台;依托国家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车齐车等,搭建铁路货车装备协同创新平台;搭建农业机械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农机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鼓励支持高端装备企业积极研发首台(套)产品,不断丰富高端装备产品品种。围绕轨道交通、电力、航空等领域整机发展需求,梳理核心零部件瓶颈短板,加强产业链招商,引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配套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形成集群效应。推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企业向“哈大齐”城市群集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推动石油石化装备向大庆、牡丹江集聚;推动农机装备向哈尔滨、佳木斯等地集聚;支持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基地做大做强。加快推进一重大型铸锻件、海航创通军民两用高精度变速箱等项目。
推动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对高端装备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升级,推动骨干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在研发环节,加快智能化工具的普及应用,积极推广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协同设计,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在生产环节,提高关键设备和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系统、设备、产品、人员之间实现高度的信息互联互通。在销售服务环节,搭建云服务平台,打通线上线下、现实虚拟的销售渠道信息流,提升服务集成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
深化高端装备领域开放合作。采用境外委托代理、设立合资公司等多种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方式,积极开拓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高端装备市场,鼓励和支持装备生产企业开展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继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树立我省高端装备产品在海外良好的市场和品牌形象。实施定点定向招商,加速以市场换技术、换产业、换资本,重点围绕市场急需的装备产品,积极推进世界知名装备企业在我省建立研发、制造、营销基地。推进与俄罗斯、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在航空、农机、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领域的深度合作。
3.新材料。
(1)发展重点。
石墨及精深加工材料。
①石墨。重点发展高纯石墨、负极材料、柔性石墨密封材料、润滑材料、密封散热材料、核级石墨材料、超硬材料、特种石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吸附净化材料、石墨新型建筑材料和导电浆料等产品。
②石墨烯。加快石墨烯绿色制备、石墨烯润滑油、石墨烯散热、石墨烯吸波等产品产业化。推动石墨烯吸附过滤、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石墨烯纺织前驱体等技术产业化进程。
钢铁新材料。重点发展服务于油气开采及输送的耐腐蚀、耐磨高强隔热等高端无缝钢管、高寿命轴承钢、高标准汽车用钢、铁路用钢、高档矿山用钢、高品质不锈钢、轧辊用钢、高标准调质材等铁基新材料。发展超高强度、高抗震等级螺纹钢筋等建筑用钢,以及高端冷轧及焊管基料等合金钢带材。
有色金属新材料。
①铝/镁合金。重点发展高精板带材、中厚板材、挤压环锻材等高附加值铝/镁合金产品。重点发展大尺寸、高强高韧、耐腐蚀、耐疲劳铝合金和高表面、高延展性可冲制铝合金产品。
②钛合金。重点推进钛合金精密铸造成型、钛合金精密塑性成型、钛合金粉末成型、钛材3D打印、钛部件及装备集成。
③铜及铜合金。重点发展铜高精板带、高效热交换铜及铜合金特种异型管材、铜合金棒材等高端产品。
④钼加工材料。重点发展钼铁、氧化钼、钼酸铵及钼棒杆丝、钼板、钼箔、钼异型件等深加工制品。
新型复合材料。开发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树脂基复合材料。研发超高导热复合材料、碳化硅硬质粉体材料、高性能碳化硼和碳化硅等陶瓷基复合材料。重点发展轻质高强铝基复合材料、轻质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等金属基复合材料。
(2)实施路径。
加快培育新材料早期应用市场。开展重点材料应用示范保险补偿试点,鼓励保险公司创新险种,通过保险补偿机制支持石墨、钼、钛等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降低下游用户使用风险,突破“不敢用、不好用”瓶颈。推动新材料与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围绕汽车、石油石化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应用需求,建设新材料产业联盟和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新材料解决方案,实现材料与终端产品同步设计、系统验证、批量应用与供货等多环节协同促进。
推进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黑龙江铝镁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石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作用,促进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等深度对接,突破核心技术,促进知识产权共享,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形成一批中高端领域重点产品和产品群。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发达国家以及国内新材料领域创新资源丰富地区设立创新机构,柔性引进关键基础材料领域的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开展跨区域、跨企业的协同创新。
打造重点新材料产业链。发挥鸡西、鹤岗、牡丹江等地石墨资源优势,依托奥宇集团、哈尔滨电碳厂、贝特瑞、普莱德、唯大、浩市、万鑫石墨谷等龙头企业,重点打造“石墨材料—石墨精深加工—石墨制成品”产业链。围绕我省钢铁、铝/镁、钛、钼、铜等金属材料生产及应用企业需求,依托东安发动机、建龙钢铁、建龙北满特钢、航天海鹰哈钛等企业,重点打造“金属矿石—金属材料加工—合金材料—合金材料应用”产业链。发挥哈工大、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等创新资源优势,依托骨干企业打造“复合材料设计—加工—部件组装—应用”产业链。加快推进豫港龙泉铝合金加工材项目、建龙西林钢铁焦化项目、唯大新材料(鸡西)石墨烯产业园项目、建龙北满特钢升级改造项目、紫金铜业铜冶炼项目、多宝山同业铜矿开发项目。
建立新材料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发展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全省新材料行业检验检测中心、科技金融平台、中介服务等平台功能,开展新材料的技术转移、政策咨询、融资支持、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等服务。加强全省新材料行业的监测分析,及时发布产业政策信息,引导、促进新材料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4.生物医药。
(1)发展重点。
现代中药。
①中药饮片。重点推进水飞蓟、人参、紫苏、沙棘、五味子、刺五加、板蓝根等我省大宗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基地建设。以规范化产地初加工提高中药材附加值,带动上游中药材的合理种植,为下游深加工及商业流通奠定基础。重点发展人参、五味子、刺五加、板蓝根等道地中药饮片集约化、高端化生产,提高中药饮片的科技含量。推动研究制定全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探索配方颗粒生产备案管理制度试点,促进配方颗粒生产和临床应用。
②中成药。重点培育中药新品种,研发具备中药活性成分的现代中药产品,支持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生产试点,推动双黄连、舒血宁、血塞通、疏血通、熊胆粉等优势中药品种增加新的适应症,改进工艺技术和提升质量标准。加速培育中药大品种,加强以我省大宗、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经典名方的开发,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推进中成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
③中药保健品及延伸产品。鼓励我省大宗、道地中药材的基础研究。重点推进以人参、鹿茸等为基础原料的养生保健用品的研发及推广。推进以黄芪、刺五加等为基础原料的中药日化产品等系列延伸产品的研发及推广。
化学药品制剂。
①检测试剂。重点发展梅毒、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HPV)、肿瘤等粘勏试剂,肺癌、胃肠癌、卵巢癌等人用快速检测试剂盒及禽白血病病毒、猪腹泻病毒检测试剂盒。
②特效仿制药。加快发展抗肿瘤、哮喘、补硒等相关特效仿制药的研究与产业化。
生物制药。
①新型生物药物。重点发展微生物源生化药物。积极发展防治免疫性疾病、遗传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基因重组蛋白类药物、抗体药物、耐药致病菌噬菌体药物等新型生物技术创新药物。
②基因工程药物。积极发展治疗类风湿病、免疫调节功能基因工程药物。
③疫苗。重点发展防控艾滋病、流感、肝炎、肺炎、胃炎、溃疡等耐药性病原菌感染性疾病和治疗肿瘤、乙肝、七价肺炎、子宫癌等疾病的新型人用疫苗及禽流感、猪圆环病毒病等动物用疫苗产品。
(2)实施路径。
推动医药新品种研发和生产。推进哈药总厂、哈药六厂异地升级改造、珍宝岛药业鸡西三期工程、友搏药业冻干粉针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抗肿瘤系列、降血糖系列、心脑血管系列和抗感染类等化学药品制剂新品种生产。促进威凯尔、三联药业加强雷帕霉素的研发生产。依托普方药业中药饮片、福和华星中药提取加工、黑龙江双兰星制药公司中药配方颗粒等重点项目,加快新型中药品种研发。依托天晴干细胞东北地区临床用细胞制备中心、万晟翔科技血液透析浓缩液、龙晖药业新药开发等项目,促进生物工程药物创制。
推动医药企业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实施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促进品种、药号、技术、渠道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全产业链、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哈药集团深化改革,优化股权结构,推进体制和机制转变,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支持珍宝岛集团等行业骨干企业围绕医药领域研发、制药、商业、投资、交易等多元化发展。
推动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管理运营模式,加快医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医药产业园区代建厂房,由医药企业租赁使用,按约定价格和年限回购产权,为药企入园提供便利。发挥哈尔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国家试点的带动作用,加强哈尔滨利民国家医药园区核心示范能力建设,推动牡丹江、绥化、鸡西、大庆等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
推动医药行业云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服务商,整合医疗机构、药企、保险机构等的服务和产品。加强医药行业公有云平台建设,采取政策引导、服务券补助等方式推动生物医药企业开展上云应用,探索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新模式。
(三)重点培育三大先导性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
(1)发展重点。
人工智能。加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智能传感器、机器人、智能家居等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农业、交通、安防、旅游、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重点发展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相关软件及信息服务。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研发和产业化雪上运动智能穿戴设备,开发生产智能头盔、智能滑雪镜等产品。
工业互联网及信息服务。围绕资源共享、能力开放和业务协同,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企业上云提供支撑与服务。鼓励和引导大型制造企业联合互联网、云计算、基础电信等企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设计、生产与供应链资源有效组织的协同制造体系,大力发展跨行业、跨领域的平台服务。推动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自建、共建等方式开展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集聚整合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共性需求提供服务。培育一批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及产业上下游企业间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促进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
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省内云计算数据中心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引导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强适应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的技术、产品、服务的应用推广,加快推动企业管理、服务、设备、产品等上云。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扶贫、养老、旅游、交通、教育、医疗、北斗卫星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半导体材料及生产设备。加强晶体生长和硬脆材料精密加工设备及工艺研究,扩大蓝宝石、砷化镓晶体材料及衬底片生产规模,加快高阻砷化镓晶体材料及衬底片的产业化和碳化硅晶体及晶片的研发及试生产。
传感器。推进硅微传感器、陶瓷微结构传感器、薄膜微传感器和微组装传感器组件工艺技术平台及相关传感器产业化平台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MEMS化学传感器产业化基地,加快建立集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为一体的传感器产业体系。
工业软件。推进面向电子设备、仪器仪表、智能装备等领域设备嵌入式系统软件、中间件的定制化开发。加快面向生产过程管控和资源管理优化的组态软件、工业APP软件、MES系统、ERP软件、PLM等管控一体化软件的研发和二次开发。发展面向产品研发设计的仿真软件。打造工业软件研发与共享服务平台,形成一批工业软件研发和应用的解决方案。
(2)实施路径。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卫星应用设备及服务、农机装备、电力装备、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石油石化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以本地工业转型升级需求为支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推进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推进政务数据开放与共享,加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率先在政府管理服务、健康管理、地理信息等领域开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示范应用;开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品追溯体系、行业监管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柔性使用省内外创新资源。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电科49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充分利用好省内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加快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地区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柔性引进和使用省外创新资源,进一步提升当地产业水平。
2.新能源。
(1)发展重点。
核能。核岛主设备:重点开发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轴封式主泵、堆内构件和主管道等核岛一回路主设备,掌握第三代核电装备中压力容器的设计及制造技术,提供国产二代改进型、AP1000和EPR等三类堆型压力容器。常规岛主设备:重点发展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半转速核电汽轮发电机组,研发CAP1400/1700汽轮发电机组。大型铸锻件:开发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大型铸锻件,提供全部核岛主设备锻件及低压半速整锻转子等常规岛大型铸锻件。其他设备:重点发展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高参数二次再热机组,分布式联合循环发电装置,汽水分离再热器、高压加热器等辅助设备。
风能。推进风电机组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和型谱化,重点发展1.5兆瓦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发展风电增速箱、主控系统、变流器及风力发电装备铸件、液压件、变压器、电缆等零部件。打造大型风电基地,开展分散式风电试点示范。
太阳能。利用大型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集中打造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和四煤城大型光伏发电基地。
地热能。加大地热能源勘查力度,拓宽地热利用方向,促使地热产业依法、有序、快速发展,建设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示范
基地。
生物质能。按照国家规划布局有序发展玉米燃料乙醇产品,推进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发展以秸秆、稻壳等为原料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推动燃煤与生物质耦合发电关键技术研发。选择有条件的燃煤电厂进行秸秆掺烧改造试点,降低电厂煤耗。开展生物质气化发电等试点示范。
氢能。加快聚焦国内外氢能创新要素,引进一批国内一流氢能制备、燃料电池研发制造企业,推进氢能产业技术引进突破、工程研究和产品开发,逐步推进制氢、氢储存、氢运输、氢燃料电池电堆、氢能利用配套服务等产业布局。适时建立氢能研发监测认证中心,逐步加强氢能应用示范,推进氢能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普及。
智能电网。适应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和多元化负荷发展需要,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提升能源利用率。推进分布式能源网络、新能源微电网建设。推进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开发,打造世界电站设备生产集团。建成齐南至兴安500千伏向扎鲁特汇集电力通道,谋划以哈尔滨为起点的特高压外送通道。构建以中西部负荷为中心的东、西部500千伏电网环网结构。继续优化220千伏电网结构,推动除大兴安岭和伊春地区以外其他11个地区形成以1座或多座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的220千伏网架,满足负荷增长和电源送出需求。
(2)实施路径。
以应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以本地市场应用需求为牵引,加快推广成熟适用的新能源装备和产品,加大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技术支持力度,引进培育有较强技术实力和辐射能力的骨干企业。鼓励与新能源产业配套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推进新能源下游应用。探索新能源联动使用新模式,探索推广“光热—沼气—生物质压缩燃料”互补联动供能模式,提高使用效率。依托风电场、企业、厂矿、大型农场和养殖场,将风电发电集群、生物质燃料发电集群和消费集群进行智能化网络连接,建立国内领先的风电—生物质燃料发电微电网综合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国投生物能源在北安、海伦、大庆、富锦、鸡东等地燃料乙醇项目,中粮生化燃料乙醇项目,鸿展生物在桦南、双鸭山的燃料乙醇项目,万里润达燃料乙醇项目,国信通新能源与通信产业基地项目。
加强新能源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新能源领域工程建设、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引进和建设。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推进核能、风电、氢能、智能电网等领域成套装备和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节能环保。
(1)发展重点。
节能装备。重点发展高效环保的循环流化床、工业煤粉锅炉及生物质锅炉等产品,支持通过能效在线诊断与专家咨询系统等提高锅炉智能燃烧控制水平。研发高效低氮燃烧器、智能配风系统等高效清洁燃烧设备和波纹板式换热器、螺纹管式换热器等高效换热设备。加快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等新型高效电机的产业化,推动高效风机水泵等机电装备整体化设计,研发绝缘栅极型功率管、特种非晶电机和非晶电抗器等核心元器件。加大膏体尾矿干式堆存、尾矿高浓度充填自动化控制、高浓度尾矿胶结充填采矿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推动炉渣、钢坯和钢材等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开发。
环保装备。发展脱硝催化剂制备、资源化脱硫、工业锅炉低氮燃烧技术以及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有机废水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等中回用、尾水利用设备;发展核电站废液治理、核废料运输及贮藏关键技术与装备;推动烟气脱硫脱硝脱汞超低排放、尾矿综合利用、污水深度处理等方面应用试点示范。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发以秸秆为原料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产品,利用秸秆、芦苇等可再生资源生产本色生活用纸、工业包装纸及纸板、文化用纸等。发展水稻循环经济,稻壳灰制取活性炭和白炭黑等副产品。开展畜禽粪污处理装备制造及示范应用,加快畜禽粪污在制造有机肥、秸秆腐熟剂、牛床垫料等领域的资源化利用。
节能环保服务。加强全省能耗监测预警与综合利用平台、全省企业生产环境污染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监测,实现能耗、大气排放、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原始信息远程采集;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重点企业能耗、大气排放、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实时统计和智能预测预警。加强石化、煤化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服务、污水处理服务、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废水及烟气排放在线监测服务。
(2)实施路径。
推动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依托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效清洁燃煤电站锅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效锅炉燃烧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特种节能汽轮机、锅炉燃烧系统、高效换热设备、新型高效电机等关键技术研发。围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集中突破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工业有机气体净化、除尘、除汞,以及土壤调理剂、修复药剂等一批水体、雾霾、土壤农药残留关键治理技术,加快推进产业化,形成成套装备和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支持危险废弃物防治技术研发,提高危险废弃物处置水平。加快推进恒丰纸业食品包装纸和汉麻加工项目。
开展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等中心城市周边地区,鸡西、双鸭山、鹤岗、绥化、黑河等粮食主产区,建设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收储运体系,扩大收集规模,开展农林废弃物高值化、产业化利用,推动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试点,保障农林废弃物发电并网运行和全额收购,选择有条件的燃煤电厂进行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掺烧改造试点。
推动节能环保企业服务化转型。促进节能环保企业从产品制造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鼓励节能环保企业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余热发电、污染治理、垃圾焚烧发电、生态修复、环境影响评价等高附加值服务。
(四)优化提升三大基础性产业。
1.化工。
(1)发展重点。
石油化工。加快推进“油头化尾”发展,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推动石化产业向高端化、专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大“油头”,力争提高庆油就地加工比重,扩大对外合作,推动俄油落地加工;全力拉长“化尾”,重点发展具有延伸增值效应的乙烯、丙烯、碳四、芳烃等产业链。围绕乙烯→环氧乙烷→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乙烯→环氧乙烷→乙醇胺→乙撑胺、乙烯→环氧乙烷→表面活性剂乙烯、乙烯→高碳α-烯烃→聚α-烯烃、乙烯→高端聚乙烯等乙烯产业链,重点发展工程塑料、汽车配件、医药、农药、润滑油添加剂等下游产品。围绕丙烯→环氧丙烷→破乳剂、丙烯→环氧丙烷→丙二醇及丙二醇醚、丙烯→丙烯腈→MMA、丙烯→高端聚丙烯等丙烯产业链,重点发展油田化学品、污水处理剂、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医药、涂料溶剂等下游产品。围绕碳四→MTBE→丁基橡胶、碳四→丁烯-1→聚丁烯-1、碳四→异壬醇→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等碳四产业链,重点发展橡胶产品、工程塑料、汽油添加剂、增塑剂等下游产品。围绕苯→苯酚/丙酮→双酚A、苯→苯酚/丙酮→聚苯醚、PX→PTA→PET等芳烃产业链,重点发展泡沫材料、橡塑产品、涤纶、电子电器、医药、涂料溶剂等下游产品。
煤化工。加快推进“煤头化尾”发展,促进煤炭精深加工,提高煤炭资源转化率。推动化工焦和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等传统煤化工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稳定轻烃、天然气、氢气、甲醇、清洁化学品等下游产品。加快培育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低阶煤热解提质综合利用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工程塑料、汽车配件、医药、涂料溶剂等下游产品。
(2)实施路径。
提升化工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支持化工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应用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能耗管理及安全生产方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绿色化水平。加快培育绿色化工园区,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全行业绿色化发展水平。
加快化工产业向下游延伸增值。加快化工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提高化工新材料等高端产品占比,提高产品的精细化水平和附加值,促进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相结合,探索形成上下游紧密衔接的产业链。依托大庆石化产业基地,以化工产品为主规划新建装置,降低成品油产出率,增加化工原料产出量,提高乙烯、丙烯、C4、芳烃等化工原料供给能力。鼓励现有煤炭和煤化工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等方式延伸产业链,加快推动在建的煤制芳烃、稳定轻烃、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等煤化工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推动传统煤化工产业升级。加快推进星云化工环氧乙烷、苯酚/丙酮、聚碳酸酯项目,华夏一统100万吨复合肥项目、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升级优化项目,龙油重油催化热裂解及聚烯烃项目,泓泰兴焦化升级改造生产清洁化学品项目等建设。
打造高水平化工产业集群。提高化工园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和垃圾、污水处理能力,为发展石化和大型煤化工示范项目提供园区载体支撑,推动大庆、哈尔滨、牡丹江、绥化等地化工产业集群向精细化、规模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加快建设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度开发乙烯及下游产品,重点发展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有机化工材料,把大庆建设成为集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为一体的石化产业基地。在双鸭山市、鹤岗市等煤城布局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合理优化煤炭资源配置,做好探采加一体化招标条件设计,引进大型煤化工项目的战略投资者,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业。利用焦化等煤化工产业存量延伸产业链,开发精细化工产品,推动传统煤化工转型升级。
2.汽车。
(1)发展重点。
整车。重点发展高端乘用车,提升规模化生产水平,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积极发展新能源客车,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抓住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机遇,尽快释放产能。发展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油田专用车、对俄专用车、气态液态专用车、特种车、低温专用车等产业。加快除冰雪车、压雪车、浇冰车等研发和产业化。
配套。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专用电机、太阳能光伏组件等产品。发展发动机、变速箱、空调等关键零部件总成,形成“零件—部件—总成—模块化”的研发制造产业链。
(2)实施路径。
打造汽车全产业链。充分发挥沃尔沃、长安福特等整车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深化实施“以龙头引企业、以原料招企业、以要素聚企业”,积极引进和扶持汽车配套企业,围绕乘用车和特种车,构建研发设计、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全链条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沃尔沃生产平台改造升级,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哈尔滨乘用车生产基地,东安中高端发动机(变速器)基地,天有为电子汽车仪表智能显示终端等项目。
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鼓励沃尔沃、长安福特等龙头企业搭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强化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商务等领域的异地协同,积极推广应用企业间网络协同设计、协同制造模式。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构建顾客对工厂(C2M)的产品定制平台,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研发、生产执行、物流配送及客服运营。
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依托寒地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中国寒地新能源车辆研发制造检测应用基地,开展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的适应性研发和运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制和推广应用。逐步拓展新能源汽车在公务用车、公交客车、环卫、执法、物流、邮政、旅游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3.传统能源。
(1)发展重点。
火电。大力发展优化型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重点开发35万千瓦流化床锅炉及66万千瓦—100万千瓦等级的二次再热机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效清洁燃煤电站锅炉研发基地,积极推进各类清洁高效煤电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研发设计并生产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装备,重点发展燃用100%准东煤超临界及超超临界锅炉及各类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形成涵盖全煤种、全炉型的超临界锅炉产品体系。研发并掌握煤电机组环保升级改造技术,加快推进对传统煤电机组的改造,提高效率。
水电。围绕高性能、大容量水电机组,重点突破各类大型先进水电装备技术,提升高水头、大容量、高转速水电成套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重点发展各类效率高、结构优化的常规混流式、贯流式、轴流式、冲击式水电机组。对大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核心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获得大型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设计能力;开展性能更优的其他水头段的蓄能机组的研究,争取各类抽水蓄能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煤炭开发及发电。以鸡西、双鸭山、七台河、鹤岗四大煤炭开采区深部及外围区域为重点,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勘查力度。加快突破煤炭绿色智能采掘、煤层气抽采等领域核心技术。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鼓励大中型煤矿配套建设选煤厂,小型煤矿集中矿区建设群矿选煤厂。积极推广煤炭提质和分质分级、洁净型煤和高浓度水煤浆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优化电源区域布局,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规划建设现代化大型清洁高效坑口电站。以热定电,科学有序推进民生供热,优先发展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公用热电联产项目。
石油。推进原油精准开发,加大外围油田难采储量有效动用力度,减缓大庆油田产量下降速度。继续加大复杂区块油气开采技术攻关,大力推广采油系统优化配置、注水系统优化运行、油气密闭集输、油田伴生气和凝析油回收利用及三次采油等技术。
天然气。加快深层气勘探,推进天然气增储上产。加强天然气气源保障,完善管网、储气调峰设施,加快天然气在城镇燃气、工业燃料、交通运输、天然气发电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领域的推广利用。加快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项目(黑河—长岭)建设。
(2)实施路径。
传统能源绿色低碳利用。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绿色开采,提高矿井水达标排放率和复用率,扩大煤矸石井下充填、复垦和筑路利用量,加大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力度。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推动输配电价与发售电价分离,有序放开除公益性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示范。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规范电力、油气输配环节政府定价,完善峰谷分时电价、两部制电价,完善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价格制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能源领域投资运营。
加强对外能源合作。以对俄合作为重点,推进油气、煤炭、电力合作。稳步发展对俄油气合作,支持中俄铁路原油贸易,支持本地企业在俄境内开展油气资源开发合作。鼓励采用股权投资、合作开发等方式加强对俄合作,扩大进口具有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的炼焦烟煤、褐煤。鼓励省内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俄境内
电站、输电线路建设。
(五)工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
结合全省工业发展阶段、现实基础、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对各地资源配置及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统筹协调与调整优化,打造“创新引领区、工业支撑带、产业转型带、各地特色产业基地为支撑的“一区两带多基地”的工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详见附件1)。
——创新引领区。主要是哈尔滨及周边地区,作为工业强省建设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产业定位,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谋划布局,集聚全省优势资源发力,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对各地的辐射效应,带动全省工业升级进位。
——工业支撑带。主要包括大庆、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等重要工业支点城市,作为工业强省建设的关键支撑带。坚持差异化布局、错位发展,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工业支撑带上各城市之间产业联系,打破行政和区域壁垒,打造形成高效协同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支撑工业强省建设。
——产业转型带。主要包括以佳木斯为中心,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等资源型城市为重要节点的工业转型升级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资源精深加工,大胆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新路径,培育若干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发挥佳木斯的交通区位优势,推动重点产业做强做优,加快构建与周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协作体系,形成良好的集聚和示范效应。
——各类特色产业基地。主要包括以国家、省级开发区和高新区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基地,是全省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规划为引领,推进园区优化整合,突出主导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基地聚集,以产业链为纽带,引导有协作配合关系的企业集中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基地,成为带动全省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坚持突出优势、错位发展、壮大规模、促进集聚,根据“一区两带多基地”的工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结合各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产业基础、发展潜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从全省角度统筹协调与优化,明确分市地工业发展重点方向。(详见附件2)
四、重点任务与工程
(一)完善工业协同创新体系。
推进产业协同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成果转移扩散及产业化,创建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技术扩散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完善面向行业的中试孵化、测试验证、行业支撑服务等功能,提升行业整体创新能力。调动相关领域骨干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各类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成果转移扩散机制、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机制,提升创新中心协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利用股权、债权、运营补贴等方式,加快运营模式创新,提升创新中心的自我造血功能。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鼓励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创新型企业围绕重大共性需求和关键技术领域,联合省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势科研力量,建设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创新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和重大创新工程,创建一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一批国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引导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鼓励企业开展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依托产业创新联盟,加快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的深入对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重点推进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发展科技金融,积极探索技术股权、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支持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机制。加快推动创新成果和人才向中小企业转化和流动。完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资本化发展。
(二)促进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着力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传统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推进智能装置的集成与应用,提升生产管理、质量检验、安全监督的数字化水平。推进制造执行系统(MES)的部署应用,推动车间各类数控设备联网和生产线信息系统集成,形成工艺设计、加工生产、质量检测、物流运输的综合数字化应用环境,实现全过程透明化管理。推进智能装备规模应用,推动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互联互通,开展服务型制造、网络化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实现工厂各业务流程的闭环化管理、一体化运作和智能化决策。重点引导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的工业骨干企业,率先向同行业和产业链配套环节输出标准化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强化工控信息安全,推进工控系统在线安全监测、预警及纵深防御平台建设,开展保护性安全检测、风险分析以及风险评估。
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面向企业推广公有云、专有云、混合云等云平台,通过政策引导、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业务向云端迁移,支持工业企业围绕电力装备、航空航天、机器人等行业特色与互联网企业联合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形成生产、管理、服务、设备、产品以及集成应用的全生命周期云上管理。推进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行业云平台、“双创”平台等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制造能力在线发布、网络协同、实时交易等服务。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云制造平台和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在线提供关键工业软件及各类模型库和制造能力外包服务。
促进工业互联网产业融合应用。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建设工业数据互联互通的数字化示范车间、智能示范工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和引进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商和服务商,与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基础较好的企业精准对接,推进实施工业具体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鼓励高端装备等领域重点企业开展智能装备远程监控、诊断、预测性维护服务,鼓励绿色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化工重点企业推广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应用,推动建立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三)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引导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作用,按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管理水平,推动“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滚动实施千企技术改造行动,完成千亿级技术改造投资。
提升重点工程和重大装备水平。围绕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新型钢铁、铝/镁合金、石墨烯等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细分行业,引导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优势企业,加快研发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加快突破先进基础工艺工程化、产业化瓶颈,争取工业强基示范项目支持,带动基础产品和技术实现高端突破,稳步提升我省重点工程和重大装备的发展水平。支持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智能制造、工业强基、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等专项。
加强技术改造投资监测服务。完善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统计体系,做好统计、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建立分级管理、动态跟踪的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库,形成上下联动运行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长效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资源要素投向,优化技术改造投资结构。
(四)培育壮大企业和产业集群。
壮大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建立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库,突出科技创新能力、研发投入比重、zhuanli技术或新产品产出等指标,科学确定入库企业数量,实施动态优化调整。鼓励投融资机构为入库企业提供精准投融资服务。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开发新产品等,支持有潜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向“隐形冠军”方向发展。鼓励企业间通过强强联合、战略收购、并购重组等手段,同步采取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等“六抓”措施,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培育打造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吸引国内外知名科技领军企业到我省投资、创业和开展科技合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参与创办科技型企业,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支持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基地,鼓励引导省内科技型企业自建或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院士工作站等。引导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提升园区集约集聚水平。加快“一县一区”“一区多园”优化整合进度,打造“百千万”工程项目建设承接载体,实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各市(地)和县(市、区)要在充分论证开发区发展定位、产业布局、体制机制和要素保障等基础上制定整合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在实施中结合开发区自身管理体制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化改造等工作统筹推进,注重实效。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土地出让收入等资金筹措力度,集中支持一批产业特色突出、辐射带动明显、投入产业效益较高的优势园区,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落实好省级分享税收政策。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大企业利用“互联网+”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鼓励大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建设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向中小企业开放。支持大企业以股权投资、股权质押融资等形式向中小企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提升供应链融资效率。强化大中小企业产业协作配套对接,支持中小企业围绕哈电集团、中国一重等大企业的产业配套需求、供应链体系需求开展专项对接。
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推动工业企业应用精益供应链等管理技术,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鼓励相关企业向供应链上游拓展协同研发、众包设计、解决方案等专业服务,向供应链下游延伸远程诊断、维护检修、仓储物流、融资租赁、消费信贷等增值服务,发展基于供应链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感知技术在工业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应用,促进全链条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可视化。推进重点行业供应链体系的智能化,加快人机智能交互、智慧物流等技术和装备的应用。
(五)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计划。鼓励企业适应、满足、创造、引领消费需求,提升工业设计水平、积极开发推广地域元素突出的特色产品。在高端装备、新材料、化工等领域,引导企业联合研究机构梳理并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基础工艺和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鼓励企业推广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及检验检测设备,强化质量管理,提高重点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引进和扶持一批高质量的品牌培育和专业运营服务机构,参与品牌培育创建、市场推广和品牌化管理服务。引导企业制定品牌培育计划,建设品牌文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和集体商标。
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制定并执行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优势领域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和参与国内外标准修订,鼓励制定团体标准。支持企业建立标准联盟,促进创新成果zhuanli化、zhuanli标准化、标准产业化和国际化。开展国际标准交流与合作,促进双边或多边技术标准接轨和互认,推动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出口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加快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发挥质量标杆引领作用,深入开展质量标杆区域示范活动,推广和普及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六西格玛管理、6S管理、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质量管理活动。强化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示范推广。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引进和培育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提升质量管理、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依托重点企业建立质量追溯平台、质量信息库,实现产品追溯信息电子化。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健全质量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
(六)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推进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以源头削减污染物产生为切入点,革新传统生产工艺装备。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鼓励企业将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与节能减排相结合,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实施升级改造,积极争取国家节能扶持政策,推动高效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重点实施高耗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先进节能低碳技术装备应用,加快化工、钢铁、造纸、医药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
着力打造绿色制造体系。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推动绿色技术突破及绿色标准制定,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鼓励企业利用绿色低碳的新工艺、新技术创建绿色工厂。加强绿色管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企业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的能力,搭建节能服务产业信息平合,完善信息采集反馈、发布系统,宣传先进技术和经验。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煤炭、电力、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等行业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以开发区、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循环化改造,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以废钢铁、废稀贵金属、废旧电子电器等废旧装备和物资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再制造技术工艺应用示范,开展发动机等高值部件再造。
(七)加快军民深度融合。
培育壮大军民融合重点产业。着力推动已初步形成规模、具备集群化发展潜力的直升机、通用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电装备、卫星应用、增材制造、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发展;积极服务推动具备龙头企业竞争优势的特种车、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传感器、人影发射装置及弹药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推动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胶合材料、高性能金属及合金材料、石墨及石墨烯等新材料的应用开发,拓展在军民融合领域的应用。
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协同发展。按照“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发展要求,支持军工企事业单位加强核心能力建设、民口单位加强配套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军军合作、军民合作,鼓励支持省内无资产关联的军民融合企业间相互采购零部件、配套产品和加工服务,优化构建区域协作配套体系。鼓励支持我省民口民营企业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发展军民融合配套产业。支持军工单位发挥产业带动引领作用,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军民融合重点产业、协同攻关军民融合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完善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平台,将军民两用技术纳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重点技术、关键产品加快发展。深挖军工技术在达到目标前形成的溢出潜力,鼓励企业及时降密解密技术成熟度高的军工技术成果,采取技术转让、合作开发、二次开发等方式,促进向民用领域转移,实现产业化。加强与省外涉军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对接,积极吸引军转民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
加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支持黑龙江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和协会专业化发展,推进成员单位合作,围绕军工开放不够、资源共享不够、成果转化不够等诸多问题,在资源共享、科技成果分享转化、联合研发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构建新型合作关系。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发挥好平台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军民融合要素,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和市场机遇。
(八)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加快“走出去”和“引进来”步伐。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对俄开放为重点,面向欧美、日本、韩国及港澳台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通过建设加工制造型、农业生产型、商贸物流型、资源利用型和科技研发型园区带动工业产品、项目和产业“走出去”。鼓励更多装备、建筑工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更多企业申报援外企业资格及获得援外总包和物资援助项目,鼓励更多省内企业抱团出海。继续办好中俄博览会、哈洽会等大型展会,建好哈尔滨新区、综合保税区、牡丹江保税物流中心、黑龙江公路大桥桥头区等对外开放平台,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吸引国内外企业到我省投资建设,打造跨境产业链,建设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的跨境产业合作基地。
加快与重点地区对接合作。抢抓龙广对口合作机遇,充分利用广东省资金、管理、人才、创新设计优势和我省资源、产业、空间优势,推动两地产业深度合作,推进一批合作项目落地。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的对接,坚持优势互补,深挖产业合作机会,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产业链招商。以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强为重点对象,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发达地区为重点,有效开展专业化精准招商,灵活运用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专业招商、联合招商以及“小分队”招商、敲门式招商等各种“专而精”市场化招商方式,加快建立“专班+园区”“目标+考核”的招商引资新机制。积极组织专题招商活动,提高重大活动的范围和层次,进一步完善“央企合作”“民企龙江行”“中俄博览会”“龙港交流合作”等招商引资推介平台。按照产业链关键环节分类整合现有项目,对重点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精细梳理、精密分析、准确研判,明确“强链、补链、延链、建链”招商方向,做到精准招商。针对需要建链、补链的领域,注重引进带动性强的产业龙头项目、大项目。针对需要延链的领域,注重引进产业关联度大的骨干企业、配套中小企业和项目,带动配套体系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聚。针对需要强链的领域,注重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在关键技术、创新资源、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对接,重点引进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在我省落地。
(九)构建工业人才支撑体系。
集聚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园区等加快技术研发平台等人才引进载体建设。实施“头雁”行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留住用好各方面高端人才。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采用“候鸟式”人才、“周末工程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在科研立项、创投融资、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依托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能够解决产业共性问题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鼓励和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学术技术带头人。
提升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水平。强化企业家培训,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现代企业管理、了解掌握高新技术、有较高战略眼光、开拓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家。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加快培养一批带领企业跻身全国同行业前列的领军型企业家和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家。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一步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工业工程技术人才,打造一批适应我省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实施产教融合实践育人计划,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探索推行双元培育模式,面向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组织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和“名师带高徒”活动,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建立“首席技师”选拔制度,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建立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工业强省建设,协调推动创新体系建设、产业集群培育、质量品牌建设、空间布局优化、产业提质增效、人才体系建设、政策措施等方面的任务落实。各市(地)、县(市、区)政府作为任务推进主体,要成立相应协调机构,形成上下协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工业强省建设推进新格局。
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规划推进机制。各市(地)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目标任务,落实专人负责,整合有效资源,协同推进。建立工业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建立督查督办机制。省委、省政府定期督查各(市)地、有关部门规划推进落实总体情况,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每半年通报一次情况。
加强监测评估。强化目标责任制,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机制,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对规划目标、执行过程、实施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督促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完成。
科学决策咨询。设立工业强省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内著名的产业研究专家、业内知名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等,对重点产业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开展研究,做好政策储备,就发展战略、重大项目布局等进行跟踪研究,并对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服务。
(二)创新财税支持方式。
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用好用足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加大省级财政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整合现有扶持政策,调整标准扩大企业受惠面,通过贴息、奖补、投资补助、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集聚。制定出台支持“百千万”工程的具体政策。各市(地)、县(市、区)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加大工业发展资金投入,较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
认真落实税费政策。落实国家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措施,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落实中央、省减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措施,做好涉企收费、涉企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公示和动态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降低社保运行管理成本。按照国家要求,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总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三)促进产融深度结合。
放大政策性产业发展基金作用。依托省七大投资集团,发挥黑龙江省工业投资基金、科技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高新技术创业股权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等政策性基金作用,重点支持“433”产业领域的重点项目和企业,以及协同创新、产业集群建设等八大工程项目。
鼓励企业加速资本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工业企业在新三板和哈尔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支持工业企业发行集合债券、短期融资融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完善企业兼并重组的融资服务,推动金融机构对兼并重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允许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通过发行优先股、可转换债、并购债券等方式筹集兼并重组资金,鼓励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参与企业兼并重组。
支持创投机构发展。鼓励有需求、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依法依规参与创业投资活动。建立创投对接平台,引导创投资本对省内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及工业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充分发挥省七大投资集团作用,围绕工业强省发展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创投机构中介服务体系,支持行业协会、资信评估机构、专业市场调查机构等与创投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加强银企对接。搭建银企信息对接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多种新式的银企交流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给予差别化信贷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能效信贷、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业务,推动开展权益类资产质押融资、企业债券融资等金融服务。探索产业链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渠道。推进政府性和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提升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中小工业企业能力。利用省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信息平台,为民营工业企业提供线上融资需求信息发布、交流和对接服务。
(四)提升要素保障能力。
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继续推进售电侧改革,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发售电价由市场形成,推进用电大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完善交易结算方式,制定详细交易规则,逐步完善交易模式和交易机制;完善峰谷分时电价相关政策,鼓励错峰用电,引导企业谷时用电。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传统能源供给能力,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扶持力度。继续推行“风火捆绑”交易,进一步降低工业企业用电成本。
加强运输物流保障。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完善物流平台和物流园区功能,建设“智慧物流”。加快在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重要交通枢纽、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建设、改造一批专业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以交通运输业为基础,依托黑龙江省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电商产业园和跨境电商物流基地,提升公共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和“仓配一体”配送网络能力,支持工业物流产业发展。鼓励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引导物流企业与工业企业加强联系合作,推动物流市场主体高端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
保障工业用地供给。对符合工业强省产业布局的项目,创新土地供应方式,在工业用地法定最高出让年期(50年)内弹性确定工业用地出让年限,采取只租不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租赁方式配置工业用地,分期建设项目可实行分期供地。落实我省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相关政策,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工业用地给予支持。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投资主管部门与前置审批部门的关系,较大限度减少投资审批事项。扩大企业投资项目承诺试点范围,按照信用承诺、先建后审、宽进严出的原则进行投资项目建设,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继续推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除目录范围内的项目外,一律实行备案制。进一步简化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探索实践先建后验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投资便利化程度,推进外商投资审批权下放。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统筹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深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大幅压减企业开办时间,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落实“先照后证”改革举措,严格执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便捷准入、方便退出。
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围绕“三篇大文章”,用好国有平台,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竞争性行业国企发展新优势。促进央企、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国企、民企深入合作,培育发展混合所有制新生力量。贯彻落实中央“三个归位于”要求,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根据不同领域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定位,分类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引导非公资本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完善国资流动平台运营机制,推动国有控股上市、非上市公司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整合,实现资源、资产、资本的良性循环。
(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我帮办”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统筹建设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行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政务信息共享,实行“一网通办”,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监管效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反馈、查询。在政务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与市场主体相关的创业创新、人才、规划、产业、项目、市场、金融、税费、奖励、补贴等政策。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均可进入。建立政府违约失信责任追究机制,开展政府违约失信问题的清理、整治,保持政策的连续与稳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政企沟通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完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和治理方式,引导市场主体良性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主体建设施工和生产经营场所秩序,营造招投标、中介服务等公平竞争环境。
优化法治环境。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手段,依法实施行政监督检查,提高监管效能。严格规范行政检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同一部门对市场主体实施的多项检查应合并进行,多个部门对同一市场主体的检查实行一个部门牵头的联合检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建立调解、仲裁、诉讼相衔接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法律服务。
133-2027-1718
全国服务热线:400-023-2339
业 务 部 电话:133-2027-1718
重庆市渝北区两港大道188号国盛.IEC 5幢1单元4F-3